抛弃题型套路 做思维的主人
2020-06-02 15:12:28

在当前这个阶段,高三数学复习的主基调应该是什么呢?

在近期的有关中学数学的公众号上,总是可以看到不少高考数学复习的指导性文章,从主题来看以谈题型套路的居多。如:《圆锥曲线“解题二十招”全面归纳题型》,《吃透数学15个必考题型》,《高三题型大全》等等,题型教学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题型化、套路化的解题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要求,但这种解题教学应试的味道很浓,没有碰触到最本质的数学思维也是大多数教师的共识。即使从眼前的高考看也是被动的,从长远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利的。

f0f28444e10bf3240a5dab015da420e.png

那么,为什么题型教学让老师们舍不得放弃呢?

记得去年我在某地的一节高三数学的习题课上,当时离高考正好还有50天,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授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道数学题目,然后就问学生,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当学生确认了题的类型之后,由这位教师讲解题思路,学生随后动笔操练,几分钟之后,这位教师再找一位学生说说具体的解题过程.如此反复讲了3到4个同一类型的数学题目.对于这样一节缺乏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我以为听课的教师会和我一样,对这样的复习会持有异议.但评课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来自各个学校的高三教师都非常认可这位老师的教学,说这是接地气,抓落实.他们的观点是:因为高考就要到了,就应该这样讲。

从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题型教学的逻辑是:学生拿到数学题目并不是以研究问题本质的思维状态去分析题目,而是类似条件反射似的去判断这个考题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学生只要明确了考题的类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手到擒来了。

282135cb05b10d022a48f45ae7d1822.png

题型教学在课堂上被广泛地应用,是因为教师们认为只要把最为重要的、该讲的题型都讲了,再加上布置的各种各样的变式训练让学生们去做,学生就可以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快速辨认题型并上手操作、完成做答.越是到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就越舍不得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尽可能多地做一些题目去熟悉题型套路.

曾经有一位教师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每一道题目都是从头到尾地思考,那么考试的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实际上,这个问题混淆了学生在考场上的思维状态和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时候思维状态的不同.学生考试的时候不是不需要理解问题,只不过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理解问题的速度会很快;理解能力弱的学生会看不懂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会有偏差,会导致各种问题,甚至做不出题目。

按题型套路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不理解就操作的问题,甚至不用动脑筋只要按照套路写,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在分数面前,学生所受到的对其思维能力的“伤害”似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一些教师以先考上大学再说为自己解脱,殊不知学生在中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受阻,会直接影响到他(她)在大学的学习。

毫无疑问,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培养的. 不能把课堂教学的“教”的过程也当成考场上快速答题的训练过程.教学的时候是需要学生慢下来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头到尾”地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理解问题,学会自己研究、探索,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才会强,思考问题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敏捷。

dc264d1ce91949bdbc15cf483ea61b0.png

高考的分数仅仅是一个数字或符号,不能代表教师培养学生的全部内涵,更不能代表教育、教学的全部价值. 高三复习一年做为教师的我们要收获的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思维能力,研究数学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能力本质上都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有抛弃题型套路这种复习方式的自信,做探寻教学本质的研究者,做学生数学思维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让我们的学生做思维活动的主人,有能力去享受用数学思维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来源:张鹤  数学教学的逻辑